东方基金郑雪莹:货币基金回归本源,流动性管理是重中之重

时间:2020-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货币基金于1971年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规避“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美国货币基金市场规模迅速攀升。国内货币基金市场发展也极大程度受益于利率市场化。具体来看其发展历程,2011年监管解除协议存款的比例限制,带来了货币基金收益的提升,持续跑赢一年期定存利率;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引发投资热潮;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幅回撤,部分资金回流至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大幅增配货币基金等同业资产,货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剧增,参考wind数据,2015216只货币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2.85万亿,而2014年底172只货币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仅6800亿,2015年增幅达到320%。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国内货币基金余额7.29万亿。

货币基金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也较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例如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2013年国内钱荒等均引发了货币基金短期内的风险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破产,根据SEC披露,Reserve Primary Fund宣布其持有的7.85亿美元雷曼兄弟的商业票据价值减记为0,并将单位基金净值调整为97美分,随后的两天内引发了400亿美元赎回。20136月,国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参考wind数据,7天回购加权利率一度达到11.62%的高点,为获得充足的流动性,机构陆续赎回货币基金,6月底货币基金总份额较5月下降2771亿份,规模缩水43%,部分基金公告负偏离超过0.5%,并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情绪、导致赎回增加。

监管法规的出台和修改往往与市场发展紧密结合。2008年美国货币基金净值跌破面值,推动了新一轮改革;2010SEC对投资范围、组合久期、债券回购做了严格限制,2014年提出对Prime fund进行浮动净值计价、并且对流动性比例不足的基金征收高额赎回费用。与美国市场类似,2013年、2016年国内货币基金均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冲击,分别促使了2015年《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2018年《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在新的监管框架下,一方面对流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强调持有人结构的影响,将组合剩余期限、高流动性资产占比等指标与前十大持有人占比挂钩,增加流动性应对能力。

国内货币基金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安全性、流动性更优的产品。未来,流动性风险防范是重中之重,严格监管是大势所趋。货币基金也将更加回归本源、稳健发展,厘清机构投资者与零售投资者的偏好差异,并依据自身优势做相应布局。对于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货币基金,发挥流动性管理的功能;对于零售投资者占比较高的货币基金,嵌入支付场景,从而发挥便捷支付的作用。

(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财经大咖把脉2021年:A股“牛不过...
下一篇:东方基金王然:“先尝后买”,在消费领...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路161号院1号楼远洋锐中心26层
  • 100073
  • 010-66578700
  • 010-66295888
  • 400 628 5888

职位招聘

目前我们有0个职位空缺,马上加入我们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