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业绩博出路 “新生代”基金公司崛起

时间:2011-03-11 作者:【方红群】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两年,部分经历了高管人事地震和投研团队大调整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似乎获得了“新生”。去年以来,一些这样的基金公司业绩进步明显。管理层和投研队伍的变动,曾经给这些公司带来阵痛,但也给它们提供了“重塑”自我的契机。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资产管理的长跑比赛中,要持续跑出好成绩,还需要不懈探索和努力。

  部分中小基金业绩抢眼

  近两年一些基金公司高管和投研核心人员人事变动频繁。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不过,从部分这样的中小基金公司业绩表现来看,人事变更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比如宝盈基金,2010年下半年新的管理层和投研团队组建之后,该公司业绩渐有起色。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8,宝盈泛沿海基金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为7.56%,在可比的23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居第7名。偏股混合基金宝盈核心优势、平衡混合型基金宝盈鸿利、传统封基基金鸿阳在上述时间段的收益率均进入同类基金前两名。

  大摩华鑫基金自2010年以来就因为业绩优异受到广泛关注。2008年这家基金公司经历了股权变更,年底新的总经理上任,新的投研团队逐渐建立并充实,2010年,该公司旗下大摩领先优势、大摩资源基金全年净值回报率分达到22%18.5%,前者在18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居第10,后者则在11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居第9

  另一家中小基金公司东方基金,2010年初经历了分管投研的副总经理兼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不过,经过新团队的努力,投资风格比以往更为稳健,总体业绩也有所进步。Wind数据显示,东方稳健回报去年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居前。今年以来,截至38,该公司旗下东方精选基金收益率在同比的125只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15位。此外,东方龙混合目前在同类24只基金中位居第二,东方策略成长目前进入同类基金前20%

  提升投研实力是关键

  业内人士表示,对基金公司而言,业绩不佳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要保证做好投资,则必须有得到股东支持的、稳定的高水平管理层,同时,也必须有完善的投研体制和强大的投研队伍。前者为后者提供条件,后者则直接决定投资业绩的好坏。

  大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基础。从2008年年底开始,一批有海外经验或在国内基金业取得优秀业绩的专业人士加盟大摩华鑫,形成了公司发展的新动力,团队建设促进了基金业绩和规模的提升。

  努力建设系统、完善的投研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提升投研效率的重要基础。东方基金投研内部人士回顾近两年公司的变化认为,2010年以来,该公司投资管理文化逐步发生变化,更强调团队的作用和投研实力的整体提升,在投资理念上,更强调“以基本面分析为导向,挑选价格合适的高质量企业,兼顾风格资产轮换”的价值投资理念。这些改变对投资业绩带来了积极影响,未来这些影响有望进一步显现。

  不过,在日益激烈的基金业竞争中,要争夺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前进的路途依然漫长。正如深圳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高管所说:“业绩要持续优异并不容易,而且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经理也需要迎接新的挑战,能管好10亿元的基金经理不一定能管好100亿。”暂时扬眉的“新生代”基金公司,要持续稳健发展,还需再接再厉,不断超越。

 



上一篇:东方保本混合型基金3月15日起发售
下一篇:东方保本混合基金3月15日起全国发售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联系我们:

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路161号院1号楼远洋锐中心26层
  • 100073
  • 010-66578700
  • 010-66295888
  • 400 628 5888

职位招聘

目前我们有0个职位空缺,马上加入我们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