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中学会理性投基
时间:2009-12-11 作者:【谢宏章】 来源:【中国证券报】
对于基民来说,最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无疑是大盘和自己持有基金的暴跌。然而,笔者认为,市场每一次暴跌,都既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过多地责怪“迪拜”,或充当事后“诸葛亮”,都不是明智之举。从暴跌“身上”汲取教训,进行反思,为我所用,才是正确选择。
没有只跌不涨的基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基市
没有只跌不涨的基市。大盘从6124点“俯冲”直下,砸在1664点“地板”上。之后,并没有出现一些人预料的那样跌破1000点甚至“推倒重来”。相反,在不少投资者犹豫观望中,股市出现了历时一年、幅度一倍的上涨行情。持续时间之长,个股表现之牛,都大大出乎许多投资者的预料。
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基市。8月初,当大盘触及3478点之后,股市便欲涨乏力,出现“雪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从3478点跌到了2639点,跌幅高达24%。面对突如其来的股市暴跌,一些单向看多、缺乏准备的投资者如临大敌、不知所措。
没有只跌不涨的基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基市,这是基金投资中最浅显却又容易被多数基民忽略的道理。投基者没有必要对大涨过于狂热,对暴跌过于恐慌。基市最大的特点是有涨有跌。“昨天的故事”反复告诫人们,行情好时,不要过于乐观、盲目追涨,被上涨冲昏头脑,而要想想下跌风险,做到涨时卖出,越涨越卖;暴跌以后,也不必过于悲观,盲目杀跌,被下跌迷失方向,而是要看到上涨希望,做到跌时买入,越跌越买。这是“暴跌”之后基民首先需要“清醒”的地方。
暴跌往往发生在多数基民缺乏警惕和防备之时
暴跌的特点之一是事先毫无征兆。在突如其来的暴跌面前,不少基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套了几年的基金,眼看就要“解放”,“一觉醒来,又回从前”;有的基金刚刚买入,就又被深套。“明天”的基市是涨还是跌,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谁都不知道。况且,暴跌往往发生在多数基民缺乏警惕、毫无防备之时,只有在日常投基中做到两手准备,才会进退自如、心态平和。常言道,“没事莫胆大,有事莫胆小”。投基也一样,对基市的各种风险,包括随时可能出现的暴跌,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风平浪静的时候,要想想面临的风险,可能出现的损失;暴跌降临的时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希望的明天。这也是“暴跌”之后基民需要“清醒”的地方。
人在基市“漂”,踏实最要紧
能否赚钱是小事,赚多赚少也无妨,“吃得下、睡得着”比什么都要紧。这是“暴跌”之后基民更需要“清醒”的地方。
面对一样的暴跌,对于不同的投基者来说,感受和心境截然不同。在我们身边,笔者发现,有的基民,一遇暴跌,如临大敌,要不了几下,很快就被击垮打晕;有的食无味、寝难安,情绪日见低落,脾气越发暴躁,轻则影响工作生活,重则影响身心健康;还有的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家人亲友同事也因此受影响。也有另外一些基民,暴跌前后都表现得异常镇定。有的在暴跌前成功“逃顶”、毫发未损,有的虽有损失但影响不大,有的虽也是满仓暴跌、损失严重,但因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所受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更有不少理性、成熟的基民变“危”为“机”,在暴跌时沉着坚定、大胆买入,等上涨后逢高卖出、收获颇丰。
暴跌是一贴“清醒剂”,它告诫基民:1、基市不是“提款机”。既不要奢望在基市实现其它领域无法实现的“财富梦”,也不要试图要求自己成为两市众多基民中最聪明的一个。2、投资基金要适度。在精力的投入上,不要过于执著,甚至把投基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在资金的投入上,不要倾其所有,错误地认为投入越多收获就越大。3、基市是所大学校。涨过跌过之后,要好好总结,认真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法,学做一个睿智的基民——涨时卖出、跌时买入;“反常”的基民——人“抢”我舍、人弃我捡;淡泊的基民——盈不喜、亏不悲。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